2024年3月13日,国务院印发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的通知。本次政策内容指出,到2027年,工业、农业、建筑、交通、教育、文旅、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%以上。
其中针对医疗设备,方案要求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、职业院校(含技工院校)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,提升教学科研水平。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,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疗装备更新改造。
目前各省卫健委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医疗设备更新调查工作。
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,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、放射治疗、远程诊疗、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。
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,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。
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,“一般情况下,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约为10年,一般医疗装备的使用年限大约为6~7年。”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介绍,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规划促进了很大一批医疗设备的采购,而“十四五”也正好到了医疗设备迭代的时间,对于企业来说,医疗设备更新改造的方案当然能够带来新的增量市场。
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,预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有望推动教育医疗设备加快升级换代,带来相关设备采购需求扩容,对多个领域医疗设备和科研仪器企业产生利好。参考2022年底医疗领域贴息贷款政策,预计各地将逐步响应中央政策、上报需求,医疗设备采购将逐步落地,建议关注相关政策后续的逐步落地节奏。
不得不说,近两年医疗设备领域利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。
显然,与本次医疗设备更新的方向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异,那本次设备更新又有哪些财政支持?
《方案》明确,要发挥政府作用,加大财税、金融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,引导商家适度让利,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。
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,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;中央财政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。
显然,新一轮的设备更新中,国家财政将加大补助力度,银行放款也将给予支持,这将极大地激发医疗机构更新设备的动力。
来源: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、赛柏蓝、检验医学等 体外诊断价值圈整理。